詞條
詞條說明
黃帝,中國古代部落聯盟,五帝。黃帝被尊祀為“人文初祖”。在《山海經》里“黃帝”只是諸帝之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才被定于一尊。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后改姬姓,也有說巳姓。名軒轅,一說名軒。建都于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在位期間,播百谷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作《黃帝內經》等。《太上九天玄女斬邪秘箓》一階。此箓恭行天
佛祖佛像廠家批發市場 石雕佛像常見的姿勢有哪些寺廟中供奉的石雕佛像承載著人們的信仰,在我國,許多人面對石雕佛像內心都感覺十分敬畏和信仰。一些善男信女總會在特殊的日子里前往各大廟宇,祈福;將一些美好的心愿和期望寄托在石雕佛像身上。在大大小小的宗教廟宇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佛像雕塑,這些各不相同的石雕佛像不僅名號不同、外觀形態不同、手持法器不同,及其所象征的美好寓意也不相同。其中千姿百態的石雕佛像
在風景如畫的龐泉溝自然保護區境內,有八大景之一的“筆架生輝”。筆架山,海拔近2000米,三峰并聳,中峰**,形似筆架。每當雨過天晴、夕陽映照之時,滿山青松熠熠生輝,姿態奇異,景色壯麗,令人心駛神往。美麗的“九龍圣母”傳說就發生在這里。筆架山主峰有座古廟,當地人稱為“九龍圣母廟”。在龐泉溝一帶,至今流傳著關于“九龍圣母”的**。“九龍圣母”原是孝文山腳下陽坡村一個貧苦的農家少女,純潔美麗,心地善良。
佛、菩薩、(阿)羅漢的根本區別: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菩薩:自覺、覺他(阿羅漢):自覺;也就是說,三者之中佛的境界較高,已功德圓滿;菩薩次之,羅漢較低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小乘佛教修行的較高果位就叫阿羅漢果。修持佛法的人達到了脫生死,即不再生死輪回就叫阿羅漢。我國漢族地區佛寺常塑有十八羅漢像,其實本應是十六羅漢。據佛經上說,佛陀曾囑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盤,住世濟人。西元二世紀師子國(今與斯里
公司名: 鄧州市云峰佛像雕塑廠
聯系人: 李總峰
電 話: 0377-65612890
手 機: 15083418129
微 信: 15083418129
地 址: 河南南陽鄧州市羅莊鎮南古村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