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財神在中國道教中是主管世間財源的神明。中國民間習俗中,除夕是春節中最熱鬧的一天,除夕之夜人們吃罷餃子,徹夜不眠,等待著接財神,有人還送財神上門,到了初二還要祭財神。現在,以正月初五日迎財神最為盛行。祭祀的財神分文財神和武財神,武財神趙公明、關公等;文財神為比干、范蠡等。除此以外,人們信仰的財神還有五圣、柴榮、財公財母、和合二仙、利市仙官、文昌帝君、活財神沈萬三等,其中文武財神、五圣的信仰最具廣泛性
恭請財神的基本要求:1.財神金身:必須要求財神全身整體一塊塑造;忌拼湊而成或裂痕,或假冒偽劣。2.神龕,神樓:要求堅實莊嚴則可,無特別嚴格要求。安貼“安龕大吉”。3.香爐:凡神佛應用銅爐配爐底法寶又稱六合四順:酒餅,銅錢(一正一反平放),福丸,五谷,絞帶尾,金花,紅綢。 用紅花仙草水凈爐。4.備燭臺一對,燈一盞。5.開光敬神禮品:大吉,十二糖粒,進盒,發果,水果等,銀錠,香,燭(在法師的神壇前敬請
善慧愿海梳理,愿萬事大吉~某一服務平臺說,貼金箔和造佛像的功德一樣?可是事兒真的是那般嗎?,最初你需要得到造佛像的功德,最初你也就務必先造佛像才可以得到造佛像的功德~是否這一大道理?即使你造的是阿羅漢,觀世音菩薩的企業品牌形象獲得的都不太可能是造佛像的功德·這一點在許多經典里邊可以尋找,在這兒也不持續表明了,返回主題元素~因而,我是不是可以將某服務平臺得話,把握變成就是指貼金箔相當于造佛像,由于僅
比干比干財神殿中供奉的比干形象是文官的打扮,頭戴宰相紗帽,五綹長須,手捧如意,身著蟒袍,足蹬元寶。這幅打扮跟天官很相似,最大的區別在于天官神態慈祥,笑容滿面,而比干面目嚴肅,臉龐清癯。《史記·殷本記》載:殷紂王的叔父比干,為人忠耿正直,見紂王荒淫失政,暴虐無道,十分著急,常常直言勸諫。一次勸諫時,紂王大怒道:“我聽說圣人的心有七竅!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不是七竅!”民間流傳,比干怒視紂王,自己將心
公司名: 鄧州市佛道家工藝廠
聯系人: 唐學虎
電 話: 15893506393
手 機: 15893506393
微 信: 15893506393
地 址: 河南南陽鄧州市鄧州市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