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指出,要大力發展綜合能源服務。依托智能配電網、城鎮燃氣網、熱力管網等能源網絡,綜合可再生能源、儲能、柔網絡等能源技術和互聯通信技術,推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靈活接入與生產消費一體化,建設冷熱水電氣一體供應的區域綜合能源系統。智慧供熱就是其中的一項。近年來,智慧供熱作為供熱行業的細分領域開始嶄露頭角,主要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供熱系統進行智能化管理和優化,
智能遙測終端機RTU-水庫雨水情測報和大壩安全監測系統助力防洪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面臨著復雜嚴峻的水患災害威脅。我國水旱災害多發頻發,興水利、除水害是涉及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要事。水利工程是防汛抗洪的重要安全屏障。目前我國已建成以長江三峽、黃河小浪底為代表的各類水庫9.8萬多座,修建各類河流堤防43萬公里,開辟國家蓄滯洪區98處、容積達到1080億立方米,形成以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為主要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水庫、堤防、河道等水利設施,
提到“流量”你會想到啥?是“手機流量”還是層出不窮的“**流量”?你知道什么是生態流量嗎?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類的活動使得水環境發生變化,使原本水量充足的河湖出現水量不足,就會引起生態環境問題。河道里要有足夠多的、流動的水才能維系生態系統健康,這就是“生態流量”。其實,在自然情況下,河湖本身不存在生態流量問題,因為水生生物本就是根據河湖生境而自然產生、成長和繁衍的。但由于人類在河湖內外用水量需求日
中國是世界上河流較多的國家之一,4.5萬余條江河縱橫交錯,遍布960萬平方千米的大地。中國,還是世界上水旱災害較多的國家之一,有文獻記載以來有1092次水災、1056次旱災,讓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成為一部人類與水旱災害的抗爭史。這,也是中國對于大型水利設施進行建設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中國大地上,有將近10萬座水庫大壩。確保水庫大壩的安全運行責任重大,但由于較端天氣、洪水、地震等惡劣自然條件考驗和結構
公司名: 唐山藍迪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呂
電 話:
手 機: 15230566290
微 信: 15230566290
地 址: 河北唐山路北區火炬路410號聯東產業園113-1樓
郵 編: